2024年12月14日14时,我院主办的首届国际传播与国际舆论研究论文工作坊第三分论坛在鸿洲埃德瑞园林酒店顺利举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林爱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教授罗坤瑾、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詹海宝及我院教师熊越进行了论文汇报。《新闻与写作》主编李蕾、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孙江任论文评议人。论坛由我院高级编辑高广元主持。
詹海宝报告主题为《近20年国际舆论研究的“知识图景”:发展脉络、空间结构与研究热点》,从国际舆论研究分布特征、演进路径、核心议题、热点趋势四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并认为国际舆论研究正在经历从单一学科范式主导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转型。评议人对该论文的系统性梳理工作表示肯定,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建设性意见。
林爱珺阐述了论文《AIGC时代多模态虚假信息的识别与人机协同核查》,认为面对日益复杂的虚假信息环境,跨领域合作和技术创新成为未来应对虚假信息挑战的关键,而如何避免技术滥用与过度监控的风险等将成为未来智能传播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关键问题。评议人肯定了该论文的现实意义,并建议可以更加关注人际协同信息核查的合作如何构建。
罗坤瑾对论文《从情感公民到情感共同体——突发事件中群体情绪传播蔓延机理与演化逻辑》进行了阐述,具体分析了“情感公民”与“情感共同体”的建构过程,探讨了公众对女性社会安全事件中的情绪化表达中所蕴含的“情感共同体”诉求。评议人对该论文的选题表示肯定,并提出论文可以更加聚焦女性本身的特性。
熊越阐述了论文《一种新的感知偏向——生成式 AI介入国际传播内容生产的新样态与风险》,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介入国际传播内容制作过程所带来的感知偏向现象,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国际传播的方式和路径、也为国际传播带来了新的风险。评议人认为该论文可补充内容生产相关的问题,研究框架也可进一步完善。
此次论坛为学者们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论坛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