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于2015年11月建立,是中宣部确定的全国首批由地方党委宣传部和学校共建的10所新闻学院之一。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表演4个本科专业和1个中俄合作办学项目(广播电视编导),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已经报教育部备案审批。学院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新闻与传播、戏剧与影视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予点。新闻学专业自2001年正式招生,是省内最早的新闻传播类专业,2011年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19年被教育部遴选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16年12月,海南省委宣传部批准在学院设立海南省社会舆情和治理研究中心,作为智库平台监测分析省内和南海舆情,2022年10月已被选为中宣部舆情直报点。2017年海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批准建立了海南省意识形态与舆论研究基地,作为省级重点研究基地每年举办的意识形态与舆论研讨会已成为全国比较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经学校批准建立了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与教育中心和海南师范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其中国际传播研究院下设有东南亚影视文化研究中心和南侨机工国际传播中心,这两个中心已经成为联系东南亚影视领域业界和学界的重要纽带。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9人,其中专任教师40人。教师队伍中教授7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1人,硕士生导师20人;双师型教师10人,具有工程背景8人,具有行业背景19人;具有国(境)外一年及以上学习工作经历的15人。随着学院学科建设的发展,促进学院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近三年来学科队伍承担的科研经费和论文发表数量均呈稳步增加的趋势,新增国家、省(部)、市级等纵向科研课题23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6项;出版专著及教材13本,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CSSCI、SCI收录检索文章19篇。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现有在校本科生929人、研究生200人。学生在创新、创业、就业方面等方面表现优异,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各大专业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23年获得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的一等奖,是海南省的突破,每年获得全国各类专业比赛奖项20多项,省级以上奖项40多项。近三年来,学生就业质量和层次较高,优秀毕业生的引领示范作用不断增强 ,得到社会和行业的广泛认可。
学院积极推动国际化办学。2017年,学院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电影电视大学合办广播电视编导本科教育项目。该项目也是海南省唯一的广播电视及影视艺术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采取“4+0”双学位模式,双方高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各自选派优秀师资共同执教,致力于为海南自贸港培养高素质的广播电视及影视艺术专业人才。
学院办学条件优越,有专业图书资料及相关学术期刊12770册。有交互式全媒体演播中心、融媒体实验室、达芬奇调色实验室、虚拟演播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VR影像实验室和新闻综合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7间,总面积达910平方米。实验室配备了专业高清摄录设备、航拍、VR设备、高清非编工作站、达芬奇调色工作站等专业教学实验设备,总价值达1920.3万元。投资1个多亿建筑面积两万平米的学院新大楼正在建设中,预计2025年底可以投入使用。同时,学院加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前,已建立包括新华社海南分社、经济日报海南记者站、中新社海南分社、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海南日报社、海口市融媒体中心、爱奇艺、长影100、三亚崖州科技城等校外实践基地20余个。学院与海南省国际传播中心联合建立了AIGC融媒体国际传播研究院双方联合申报建立了自贸港数智化国际传播现代产业学院,作为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同学们的实践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