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际传播与国际舆论研究论文工作坊分论坛(四)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4-12-15浏览次数:14

2024年12月14日14时,我院主办的首届国际传播与国际舆论研究论文工作坊第四分论坛在鸿洲埃德瑞园林酒店顺利举办。广州大学教授李鲤、广州体育学院体育传媒学院教授肖灵、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恒军及芦思宏、我院副教授李楠分别进行了论文汇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传媒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新闻界》副总编辑杨国庆等任论文评议人。论坛由我院副教授李楠主持。

李鲤首先阐述了论文《以空间为方法视阈:平台化社会时代国际传播的观念转型》,从中国国际传播的“双问题”意识出发,探讨了国际传播的国际化与平台化趋势,以及跨国数字平台在国际传播中的三重介入。评议人肯定了该论文的现实价值,建议将研究视角从空间视阈转向平台视阈,进一步强调“观念转型”的线性逻辑和“双问题”意识的聚焦。

首届国际传播与国际舆论研究论文工作坊分论坛(四)

肖灵教授阐述了论文《体育类公益组织形象构建研究》,介绍了体育类公益组织的构建良好形象的意义,从CIS理论出发,强调了体育类公益组织形象构建中视觉形象、理念形象和行为形象的构建。评议人肯定了该论文所选主题的研究意义,并从论文标准和现实意义的角度提出了优化建议。首届国际传播与国际舆论研究论文工作坊分论坛(四)

张恒军与芦思宏阐述了题为《双体·相遇·共通:数智时代跨文明传播的理念创新与实践转向》的论文,提出了“双体”、“相遇”和“共通”三大理念,分析了人机共创、场景交往和制度衔接的重要性,探讨了数智时代跨文明传播的新趋势和理念创新。评议人肯定了该论文的理论意义,并从技术和微观视角提出了优化的深入见解。首届国际传播与国际舆论研究论文工作坊分论坛(四)

李楠阐述了论文《海南自贸港国际传播需求导向的人工智能内容生产创新研究》,聚焦于海南骑楼跨文化符号建构与国际传播路径研究,并从骑楼的文化空间、权力建构和多主体协同的社会协作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评议人肯定了该论文的区域特色,并从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过程、受众落点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首届国际传播与国际舆论研究论文工作坊分论坛(四)

论坛最后,学者们就论文规范的重要性、论文选题跨学科的价值等问题展开了进一步探讨。首届国际传播与国际舆论研究论文工作坊分论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