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4日14时,我院主办的首届国际传播与国际舆论研究论文工作坊第七分论坛在鸿洲埃德瑞园林酒店顺利举办。本次论坛聚集了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与研究人员,现场学术氛围浓厚,观众反响热烈。
参与本次论坛的学者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刘锐、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师资博士后李丹珉、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瑛和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王平。《出版发行研究》副主编缪立平等任论文评议人。论坛由我院何志平教授主持。
刘锐开始阐述主题为《国际传播中的算法歧视:表现、成因与治理》的论文,分别从算法歧视界定和特征,国际传播中算法歧视的表现、成因与策略建议等方面进行论述。随后,论文评议人对该论文提出了建议,如缪立平认为该论文主题比较宏大、方向性强,但可以做得更为具体。
李丹珉阐述了题为《用户何时感知、辨别与核实社交媒体信息的真实性?信息特征、议题涉入与认知效能的影响》的论文,从文献回顾、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三个角度进行阐释。随后,缪立平、陈瑛、刘锐、何志平从标题、设计原则、设计思路、设计策略等方面对该论文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陈瑛阐述的论文题为《新场景、新建构: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新闻生产的风险和纾解》,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新闻业的冲击以及数智语境下新闻业的应对措施。随后,论文评议人指出人工智能对内容产品行业在重塑结构、人才培养等方面影响大但相关文章缺乏细致探讨,建议论文可围绕人工智能主体性价值、算法设计能力利用、数字素养这三个小切入点对趋势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王平阐述了题为《“媒介四元律”视角下深度伪造技术的国际传播能力及治理研究》的论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媒介角度下深度伪造技术的多种意义、在不同领域的影响以及如何治理。之后,论文评议人指出了该论文存在理论交代不足、议题范围大及对策针对性不强等不足,并从理论借鉴、论述逻辑、研究视角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本次论坛为学者们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论坛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