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蒲晶煜老师负责2024年广电班的《剧本创作》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蒲老师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与扎实有效的教学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受益匪浅。
一、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营造轻松高效课堂
蒲晶煜老师是一位幽默风趣、寓教于乐、寓教于思的老师,他的课堂氛围总是积极而活跃。其最突出的教学风格便是“风趣幽默”,发人深省。他并非为了讲清某个剪辑语法而长篇大论,而是将幽默感巧妙融入讲解中。在分析一个角色设定或一段冗长的对白时,他常以生动的比喻或当下热门的影视梗进行点评,引得同学们在会心一笑的同时,瞬间理解了问题的核心。这种举重若轻的授课方式,改变了创作课程的枯燥感,缓解了学生的情绪,使课堂不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成为了双向的、愉悦的思想交流场域。在他的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被高度吸引,学习积极性自然得以提升。
二、直切要点的教学内容,构建清晰创作框架
蒲老师的“幽默”并非流于表面,其内核是“直切要点”的严谨与高效。他深知剧本创作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他的教学内容从不拖泥带水。每堂课伊始,他都会明确本次课的核心目标,无论是“三幕剧结构”“镜头语言”还是“冲突设置”,他都能用最精炼的语言和最具代表性的影视案例,将复杂的剧作理论拆解为清晰易懂的步骤。他尤其擅长从经典影视作品中提取实例进行现场分析,让同学们自己深度思考,锻炼“二类学习”的能力。这种“靶向性”教学,让学生能迅速将理论知识与创作实践相结合,避免了纸上谈兵,真正掌握了剧本写作的“渔”而非仅仅是“鱼”。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质量显著
在教学方式上,蒲老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他不仅讲授经典的剧作理论,更会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的影视市场与观众心理,鼓励我们进行具有现实意义的创作。课程考核方式科学合理,结合了课堂参与度、阶段性练习和期末完整剧本创作,全面评估学生们对初入剧本创作的理解、应用与创新能力。蒲老师的课堂不仅仅授课,更教会我们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突破我前12年书本教育的新思维模式。他引导我们学会思考,学会利用AI工具,更要学会自己构建一个思维体系来解决问题。通过他的剧本创作教学,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更懂得了如何让故事变得“好看”“动人”,具备了初步的专业编剧思维。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蒲晶煜老师以其风趣幽默的人格魅力成功激活了课堂,又以直切要点的专业精神确保了教学深度。他是一位能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完美结合的优秀教师。他的《剧本创作》课程不仅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更激发了我们持续的创作热情。对于新闻传播与影视专业的学生而言,这门课无疑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
文:龙飞瑶
初审:蒲晶煜
二审:胡凯
终审:卿志军